伏天天氣炎熱,且雨水多,濕氣大,暑溫夾濕, “百病皆由濕為患”
隨著自然氣鳳候和生活條件的改變,濕病越來越多,是因為濕邪廣泛存在,如大自然的雨水霧露之濕稱為“天濕”,居處濕地為“地濕”,還有飲食所傷的“人之濕”。
天濕、地濕為外界之濕,人之濕為內生之濕。一般說內濕容易招來外濕,外濕久了可以導致內濕,濕最容易傷脾,故濕氣重的地方,脾胃虛弱的人居多。
濕是人體水液代謝失常的病理產物,濕聚可生痰,痰阻則生淤,痰淤是心腦血管病、糖尿病、腫瘤等疾病的病理基礎,所以可以說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濕引起的。因此在夏天暑濕盛的時節,防濕、除濕是預防疾病的第一要務。
好的心態有助健康
好的心態是制勝的法寶。心情緊張、過度思慮和壓力過大,都可造成牌胃的損傷,脾虛則生內濕。
合理運動有助除濕
防濕、祛濕的最佳運動方式是微動四肢,也就是輕微地活動四肢,使身體的陽氣慢慢恢復,濕氣逐漸散去。不可劇烈運動出大汗,這樣水濕雖然隨著汗液散出一部分,但內濕又出來了,最終濕氣還是沒有去掉。
飲食巧妙除濕
要避免大量飲酒大魚大肉,酒能助甘厚味也可助濕。飲食過盛,脾胃運化不及,就可造成水濕的停留。脾虛生內濕,久之形成濕盛體質,又處在濕氣較盛的環境中就會發生濕病。
如何改善這種體質呢?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吃姜。生姜可以溫脾陽、散寒濕、和中發表,也是防暑祛濕散寒解表的良藥??梢悦刻煸绯砍詢善?也可用醋泡上五六天后食用),慢慢濕盛體質就會有所改變了。還可常喝荷葉茶、吃意米茯苓粥等。
伏天應常吃些新鮮瓜果、蔬菜、瘦肉、淡水魚蝦、豆制品等以清熱利濕,少吃煎炸厚味或過咸過辣的食品。其他如綠豆粥、紅豆粥、蓮子粥、粳米粥、荷葉粥等,要經常結合食用,能解暑祛濕,驅除你體內的濕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