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洗澡一定要注意這些事
發布日期:2017-12-30 14:19 瀏覽次數:857 次
隨著夏季的來臨,每天一身汗已是常態了,很多人晚上都會洗澡,老年人也不例外,但由于老人的體質比年輕人要虛弱一些,所以洗澡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些事,以免發生危險:
洗澡前身體無異狀:老人沐浴前,要確保身體處于良好的狀態。在剛吃完飯、剛服完藥或感到困頓、身體乏力、頭暈惡心時,盡量不去沐浴,以免潮濕悶熱會加重癥狀。在進入浴室前,要確保老人無頭暈、惡心等不適癥狀。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,洗澡時最好備一些常用急救藥品。
洗前備杯水:洗澡前最好喝杯溫開水。因為根據測定,洗澡前不飲水的血黏度正常老人,洗澡后10分鐘時再測定血黏度,結果比洗澡前血黏度明顯增高。原因是洗澡時老人容易大量出汗,血液中水分也隨著大量地減少,從而造成血黏度升高。實驗也證明,同一個人洗澡前先喝一小杯溫開水(200毫升左右),再用同樣水溫的水洗澡10分鐘,測出的洗澡后的血黏度可以一直保持正常。
不要時間太久:浴室通氣性較差、溫度高、濕度大,導致浴室內的氧氣含量較低。老人體質一般較虛弱,長時間洗澡容易感到口渴,進而出現目眩、心悸、胸悶等癥狀,十分危險。
洗澡前不要空腹:洗澡時,悶熱的環境會消耗掉人體的一部分能量,加上此時新陳代謝較快,導致人在洗澡時會出現饑餓感。如果老人沒進餐便進浴室洗澡,很容易感到頭暈、惡心。因此建議老人別空著肚子進浴室,最好保持五六分飽的狀態。也不宜吃得過飽,避免洗澡時感到過度疲勞。在洗澡前還可以吃些巧克力和糖果,補充能量。
帶個小板凳:老人的體力有限,長時間站立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,很容易暈倒、滑倒。因此,老人洗澡時可以帶個小板凳來借力。站累了可以坐著洗,既省體力,又不用擔心會滑倒。小板凳最好是木質的,塑料的不僅不夠結實,沾水后還容易濕滑,造成傷害。如果條件允許,老人可用浴缸洗澡,比淋浴節省體力,更安全。浴室地面應防滑,最好在老人入浴前鋪放防滑墊。
進浴室后別鎖門:老年人身體弱,平衡力差,且心臟病、高血壓等老年疾病較多,再加上洗澡間狹小,地面濕滑,很容易出現各種危險情況。如果老人將浴室門反鎖,就會因門鎖一時打不開而延誤及時搶救的時間。因此,老人浴室的房門最好安裝一扇磨砂或茶色玻璃窗,即便老人在里面發生了危險,外面的人也可及時將玻璃窗打碎,將手伸進去及時打開門鎖搶救。